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一级A片在线高清-九热视频在线观看-日韩一区二区不卡|www.teccosun.com

消防改造

鋼結構膨脹型防火涂料

作者:億杰北京消防工程?? 添加時間:2020-03-20 22:38

構造
9.2.1 采用外包混凝土或砌筑砌體的鋼結構防火保護構造宜按圖9.2.1 選用。采用外包混凝土的防火保護宜配構造鋼筋。  
圖9.2.1 采用外包混凝土的防火保護構造
采用外包混凝土的防火保護構造
9.2.2 采用防火涂料的鋼結構防火保護構造宜按圖9.2.2 選用。當鋼結構采用非膨脹型防火涂料進行防火保護且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涂層內應設置與鋼構件相連接的鋼絲網:
    1 承受沖擊、振動荷載的構件。
    2 涂層厚度不小于30mm的構件。
    3 粘結強度不大于0.05MPa 的鋼結構防火涂料。
    4 腹板高度超過500mm的構件。
    5 涂層幅面較大且長期暴露在室外。
圖9.2.2 采用防火涂料的防火保護構造
采用防火涂料的防火保護構造
 
9.2.3 采用防火板的鋼結構防火保護構造宜按圖9.2.3-1、圖9.2.3-2選用。
圖9.2.3-1 鋼柱采用防火板的防火保護構造
鋼柱采用防火板的防火保護構造
鋼柱采用防火板的防火保護構造 
圖9.2.3-2 鋼梁采用防火板的防火保護構造
鋼梁采用防火板的防火保護構造
9.2.4 采用柔性氈狀隔熱材料的鋼結構防火保護構造宜按圖9.2.4選用
采用柔性氈狀隔熱材料的防火保護構造
圖9.2.4 采用柔性氈狀隔熱材料的防火保護構造
9.2.5 鋼結構采用復合防火保護的構造宜按圖9.2.5-1∽圖9.2.5-3選用。
鋼柱采用防火涂料和防火板的復合防火保護構造 
圖9.2.5-1 鋼柱采用防火涂料和防火板的復合防火保護構造
 
鋼梁采用防火涂料和防火板的復合防火保護構造 
圖9.2.5-2 鋼梁采用防火涂料和 防火板的復合防火保護構造
鋼柱采用柔性和防火板的復合防火保護構造 
圖9.2.5-3 鋼柱采用柔性和防火板的復合防火保護構造
 
 
條文說明
 
9.2 構造
    本節列出了防火保護的構造.參考國內現行施工方法,示例性規定了各種防火保護層的構造要求。
    外包混凝土的防火保護構造,其混凝土可以是一般混凝土,也可以是加氣混凝土。為了防止在高溫下混凝土爆裂,宜加構造鋼筋。
 
一般規定
10.1.1 用于保護鋼結構的防火材料,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的要求。
10.1.2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的施工單位應具備相應的施工資質.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控制和檢驗制度。
10.1.3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的設計修改必須由設計單位出具設計變更通知單,改變防火保護材料或構造時,還必須報經當地消防監督機構批準。
10.1.4 鋼結構防火保護分項工程可分成一個或若干個檢驗批。相同材料、工藝、施工條件的防火保護工程應按防火分區或按樓層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10.1.5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施工質量控制:
    1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必須具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并具有有檢測資質的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
    2 每一個檢驗批應在施工現場抽取不少于5% 構件數(且不少于3 個)的防火材料試樣,并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見證取樣、送樣。
    3 每一個檢驗批防火材料試樣的500 ℃ 導熱系數或等效導熱系數平均值不應大于產品合格證書上注明值的5 % ,大值不應大于產品合格證書注明值的15 % ,防火材料試樣密度和比熱容平均值不應超過產品合格證書上注明值的 10%.
10.1.6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應在鋼結構安裝工程檢驗批和鋼結構普通涂料涂裝檢驗批的施工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采用復合構造的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其防火飾面板的施工應在包裹柔性氈狀隔熱材料或涂敷防火涂料檢驗批的施工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
10 .1.7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不應被后繼工程所破壞.如有損壞,應進行修補。
10.1.8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施工前鋼材表面除銹及防銹底漆涂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構件數抽查10% ,且同類構件不應少于3 件。
    檢驗方法:表面除銹用鏟刀檢查和用現行國家標準《 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 GB/T 8923 規定的圖片對照觀察檢查。底漆涂裝用干漆膜測厚儀檢查,每個構件檢測5 處。
    每處的數值為3 個相距50mm測點涂層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條文說明
 
10.1 一般規定
10.1.1 鋼結構防火保護材料的使用直接關系到結構構件的耐火性能,關系到結構的防火安全。因此,鋼結構防火保護材料必須選用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且應注意檢驗報告的有效性。
10.1.4 鋼結構防火保護材料的施工,往往會根據鋼結構工程的進展分批分次進行,時間間隔往往不同。另外,若一項工程施工面積較大,應劃分為若干個批次進行,以確保同一施工單元采用同一批材料進行。若同一個區域(如一個防火區間),采用了不同批次的材料,則亦按不同批次進行檢驗。
10.1.5 因為防火材料的隔熱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的導熱系數,因此有必要對此值進行質量控制,以保證材料的基本性能符合產品質量要求。但由于每批材料存在差異,因此給出了一個允許范圍。
 
 
防火涂料保護工程質量控制
10.2.1 涂裝時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應符合涂料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當產品說明書無要求時,環境溫度宜在5 ~38℃之間,相對濕度不應大于85% .涂裝時構件表面不應有結露;涂料未干前應避免雨淋、水沖等,并應防止機械撞擊。
10.2.2 在防火涂料施工前,應對下列項目進行檢驗,并由具有檢測資質的試驗室出具檢驗報告后方可進行涂裝。
    1 對防火涂料的粘結強度進行檢驗,粘結強度應符合現行協會標準《 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規范》 CECS24 的規定,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鋼結構防火涂料》 GB 14907 的規定。
    2 對膨脹型防火涂料應進行涂層膨脹性能檢驗,小膨脹率不應小于5 。當涂層厚度不大于3mm時,小膨脹率不應小于10 。膨脹型防火涂料膨脹率的檢驗方法應符合附錄1 的規定。
10.2.3 防火涂料涂層各測點平均厚度不應小于設計要求,單測點小值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85% .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驗方法:用涂層厚度測量儀、測針和鋼尺檢查。測量方法應符合現行協會標準《 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規范》 CECS24 的規定和國家標準《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5 --2001 附錄F 的要求。
10.2.4 膨脹型防火涂料涂層表面裂紋寬度不應大于0.5mm,且1m 長度內均不得多于1 條。當涂層厚度不大于3mm時,涂層表面裂紋寬度不應大于0.1mm。非膨脹型防火涂料涂層表面裂紋寬度不應大于1mm ,且1m 長度內不得多于3 條。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
10.2.5 當防火涂層同時充當防銹涂層時,則還應滿足有關防腐、防銹標準的規定。
10.2.6 防火涂料涂裝基層不應有油污、灰塵和泥砂等污垢。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10.2.7 防火涂料不應有誤涂、漏涂,涂層應閉合無脫層、空鼓、明顯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漿等外觀缺陷,乳凸應剔除。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條文說明
 
10.2 防火涂料保護工程質量控制
10.2.1 本條是對防火涂料施工環境提出的要求。若溫度過低或濕度過大,易出現結露或影響防火涂層干燥成膜。但若防火涂料的產品說明書中提供了產品涂裝的環境要求,則應參照產品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
10.2.2 由于膨脹型防火涂料主要依賴于遇火膨脹的特性而達到防火保護的目的,因此,膨脹型防火涂料的發泡是否正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是否可以對鋼結構起到防火保護。而且,由于膨脹型防火涂料多由有機材料組成,存在著老化問題。但我國目前尚未對其有效期或使用年限作出明確規定。為保證膨脹防火涂料在涂裝時的質量,有必要對其發泡情況作出判斷。涂層發泡厚度因與涂層厚度有直接關系,因此提出了膨脹率(膨脹后厚度與膨脹前厚度的比值)要求。
 
 防火板保護工程質量控制
10.3.1 支撐固定件應固定牢固,現場拉拔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現場手冊檢查;查驗進場驗收記錄、現場拉拔檢測報告。
10.3.2 防火板安裝必須牢固穩定,封閉良好。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10.3.3 防火板表面應平整、無裂痕、缺損和泛出物.有裝飾要求的防火極表面應潔凈、色澤一致、無明顯劃痕。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10.3.4 防火板接縫應嚴密、順直。接縫邊緣應整齊.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
10.3.5 防火板安裝時表面不應有孔洞和凸出物。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10.3.6 防火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立面垂直度,用2m 垂直檢測尺檢查,其誤差不大于4mm 。
    表面平整度,用2m 靠尺和塞尺檢查,其誤差不大于2mm 。
    陰陽角正方,用直角檢測尺檢查,其誤差不應大于2mm。
    接縫高低差,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其誤差不應大于1mm。 
    接縫寬厚,用鋼直尺檢查,其誤差不應大于2mm 。
10.3.7 分層包裹時,防火板應分層固定,相互壓縫。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查驗隱蔽工程記錄和施工記錄。
 
柔性氈狀隔熱材料防火保護工程質量控制
10.4.1 柔性氈狀材料的防火保護層厚度大于100時,必須分層施工。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
10.4.2 防火保護層拼縫應嚴實、規則,同層應錯縫,上下層應壓縫,表面應做嚴縫處理,錯縫應整齊,表面應平整。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
10.4.3 支撐件的安裝間距應符合要求,位置正確,且安裝牢固無松動.其間距應均勻,并垂直于鋼構件表面。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手冊檢查。
10.4.4 金屬保護殼的環向、縱向和水平接縫必須上搭下,成順水方向;搭接處應做密封處理,膨脹縫應留設正確,搭接尺寸應符合規定。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杳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
10.4.5 防火保護層厚度及其表觀密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氈狀隔熱材料的厚度偏差應不大于10%、不小于5 % ,且不得大于+10mm ,也不小于-10mm.氈狀隔熱材料表觀密度偏差不應大于+10% .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厚度采用針刺、尺量,表觀密度采用稱量檢查。
10.4.6 氈狀隔熱材料的捆扎應牢固、平整,捆扎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均勻。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
10.4.7 金屬保護殼應無翻邊、翹縫和明顯凹坑。外觀應整齊。金屬保護殼圓度公差不應大于10mm。金屬保護殼表面平整度偏差不應大于4mm。金屬保護殼包柱時,垂直度偏差每米不應大于2mm,全長不應大于5mm。
    檢查數量:按同類構件數抽查10% ,且均不應少于3 件。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圓度公差用外卡尺、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垂直度用線墜、直尺檢查。
 
 
防火保護工程的驗收
10.5.1 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應按檢驗批進行質量驗收。防火保護工程的驗收按工程進度分為隱蔽工程驗收、施工驗收和消防驗收.
10.5.2 隱蔽工程驗收是對需要隱蔽的防火保護工程進行的檢查驗收。需進行隱蔽驗收的項目有:
    1 吊頂內、夾層內、井道內等隱蔽部位的防火保護工程;
    2 鋼結構表面的涂料涂裝工程;
    3 復合防火保護基層防火層的施工質量檢查;
    4 龍骨、連接固定件的安裝;
    5 多層防火板、多層柔性氈狀隔熱材料施工時,層間質量檢查。
10.5.3 隱蔽工程驗收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參加,共同簽署驗收意見。
10.5.4 施工驗收是防火保護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移交工程的驗收。施工驗收時施工單位應向建設單位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
    1 防火工程的竣工圖和相關設計文件;
    2 材料的隔熱性能檢測報告、燃燒性能檢測報告、含水率及表觀密度檢測報告;
    3 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
    4 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
    5 抽檢產品的導熱系數、表觀密度、比熱容、粘結強度、拉拔強度和膨脹性能的檢測報告;
    6 現場施工質量檢查記錄;
    7 分項工程中間驗收記錄;
    8 隱蔽工程檢驗項目檢查驗收記錄;
    9 分項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10 工程變更記錄;
    11 材料代用通知單;
    12 重大質量問題處理意見.
10.5.5 施工驗收應由施工單位組織,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參加并共同簽署驗收意見。
10.5.6 消防驗收是國家消防監督機構依照《 消防法》 對建筑消防工程進行的驗收。消防驗收時,建設單位應向地方消防監督機構提交第10.5.4 條規定的文件.
10.5.7 鋼結構的防火保護工程應按防火保護分項工程列人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驗收。
10.5.8 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必須采用經計量檢定、校準合格的計量器具。
10.5.9 當鋼結構采用防火涂料保護時,其驗收應符合下列條件:
    1 鋼結構防火涂料施工前;除銹和防銹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
    2 抽檢的鋼結構防火涂料主要技術性能,應符合生產廠提供的產品質保書的要求;
    3 鋼結構防火涂料涂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4 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施工工藝應與其檢測時的試驗條件一致;
    5 鋼結構防火涂料的外觀、裂縫等其他要求應符合現行協會標準《 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規范》 CECS24 及其他相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要求.
10.5.10 當鋼結構采用防火板保護時,其驗收應符合下列條件:
    1 抽檢的鋼結構防火板試樣的技術性能參數,應符合生產廠提供的產品質保書的要求。
    2 鋼結構防火板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 鋼結構防火板的施工工藝應與其檢測時的試件條件一致。
10.5.11 當鋼結構采用柔性氈狀隔熱材料保護時,其驗收應符合下列條件:
    1 抽檢的柔性氈狀隔熱材料試樣的主要技術性能,應符合生產廠提供的產品質保書的要求;
    2 柔性氈狀隔熱材料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 柔性氈狀隔熱材料的施工工藝應與其檢測時的試件條件一致。
10.5.12 建設單位應委托有檢驗資質的工程質檢單位,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設計要求,對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及其材料進行檢測,檢測項目應包括下列內容: 
    1 施工中抽樣產品的性能參數檢驗。檢測施工用材料的高溫導熱系數、表觀密度和比熱容是否與施工方提供的產品說明書相符。
    2 施工中抽樣產品的強度檢驗。檢測涂覆型防火保護材料的粘結強度,包覆型保護材料的抗折強度。
    3 膨脹型防火涂料的膨脹率的檢測。
    4 產品外觀質量的檢測。
    5 防火保護材料的厚度檢測。
 
 
條文說明
10.5 防火保護工程的驗收
10.5.1 建筑施工中,鋼結構工程會因工程進度安排或其他因素而需要分批分次地進行。而防火材料,特別是一些在現場混合的鋼結構防火涂料,會由于批次不同而產生性能上的差異,因此要求不同批次分別進行驗收。
10.5.2 、10.5.3 需要隱蔽的鋼結構構件,若不在其進行隱蔽之前進行驗收檢驗,將會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或爭議。因此,對那些在施工結束后不易檢驗部位的鋼結構防火保護工程,均應在其施工完成且下一步工序開始前進行驗收。
10.5.9 在我國采用防火涂料進行鋼結構防火保護的工程較多。由于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性能以及施工工藝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所使用防火涂料的施工工藝進行涂裝。例如,有些防火涂料要求掛鋼絲網后才涂裝,若不掛網即涂裝,將給今后的使用留下隱患,造成鋼結構防火涂料脫落。
    非膨脹型鋼結構防火涂料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為導熱系數,膨脹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在主要技術性能參數為膨脹率及耐熱性指標。
10.5.10 鋼結構防火板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為導熱系數。
 
 
附錄A 非膨脹型防火涂料和防火板等效導熱系數測試方法
A.0.1 現場施工所采用防火材料的導熱系數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檢測:
    1 預制圖A.0.1-1 所示截面的鋼試件,長度1.0m。
    2 在 鋼結構防火工程的施工現場,采用現場施工的防火材料對鋼試件進行防火保護(圖A.0.1-2 ) , 厚度取20mm。試件兩端用相同防火材料封堵.
    3 對鋼試件進行標準火災升溫試驗,量測1.5h 時刻試件在圖A.0.1-3 所示測點處的溫度。
圖A.0.1-1 鋼試件截面
試件上溫度測點布置
圖 A.0.1-2 防火保護試件截面 
試件上溫度測點布置試件上溫度測點布置
 圖A.0.1-3 試件上溫度測點布置
試件上溫度測點布置
 
    4 計算鋼試件的預測溫度。
    對于采用非膨脹型防火涂料保護的試件:
對于采用非膨脹型防火涂料保護的試件 
    對于采用防火板保護的試件:
對于采用防火板保護的試件 
式中 Ts0一一試驗前試件的初始沮度(℃);
     λi一一防火材料的導熱系數[〔 W/(m·℃)]。
    5 如果各側點的高沮度Tmax和平均溫度To滿足下列公式:
測點高度與平均溫度 
    則施工所用材料的導熱系數與產品標準值相等,否則,不相符。
A.0.2 非膨脹型防火涂料和防火板的等效導熱系數,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測定:
    1 預制圖A.0.1-1 所示截面的鋼試件,長度1.0m。
    2 采用待測防火材料對鋼試件進行防火保護(圖A.0.1-2 ) ,厚度取20mm。試件兩端用相同防火材料封堵。
    3 對鋼試件進行標準火災升溫試驗,量測1.5h 時刻試件在圖A.0.1-3 所示測點處的溫度。
    4 計算各測點的平均溫度T0。
    5 計算防火材料的等效導熱系數λi[〔 W/(m·℃)]。
    對于非膨脹型防火涂料:
非膨脹型防火涂料 
    對于防火板: 
防火板
 
附錄B 室內火災平均溫度計算
 B.0.1 當能準確確定建筑室內有關參數時,在t 時刻室內火災的平均溫度Tg可按下式迭代計算:
t 時刻室內火災的平均溫度 
式中 T′g——本次迭代前室內平均溫度(0c);
     D——熱釋放速率系數,按第B.0.2條確定;
     η——房間的通風系數按式(6.1.3-2)計算;
     a——對流、輻射換熱系數之和[W/(m²·℃)],按第B.0.3 條確定;
     Cg——煙氣比熱容(J/(kg·℃) ),按表B.0.4 取值;
     T1——壁面內表面溫度(℃)按第B.0.5條確定。
B.0.2 熱釋放速率系數D 按下式計算:
熱釋放速率系數D 
式中 t一一轟燃后火災持續時間(min );
     t0一一房間內所有可燃物燒盡時的火災理論持續時間( min );
     qT一一房間設計火災荷載密度,按附錄C 取值。
B.0.3 對流、輻射換熱系數之和按式(B.0.3)計算:
對流、輻射換熱系數 
B.0.4 煙氣比熱容cg按表B.0.4 取值:
表B.0.4 煙氣比熱容cg
煙氣比熱容 
B.0.5 壁面內表面溫度T1,按下列步驟計算:
    1 將壁面封墻、樓板厚度(均取150mm ),按厚度為10mm 劃分為15 個薄層,交界處在時刻t 時的溫度分別為T(1,t),T(2,t),… ,T( 16 ,t ),其中( 1,t)為房間內表面溫度,T( 16 ,t)為房間外表面溫度。
    2 將轟燃后的火災持續時間t 離散為△t,可取△t=60s。
    3 利用初始條件,令所有節點溫度T( i,0)=20℃ 。
    4 在任意時刻t節點i的導溫系數a可按下式計算:
任意時刻t節點i的導溫系數a 
式中 a1——混凝土的導溫系數(m2/s);
     a2——加氣混凝土的導溫系數(m2/s); 
     T——計算節點的溫度(℃)。
    5 按下式計算所有內節點(除內、外表面,i=2~15)的溫度T(i,t+△t):
所有內節點(除內、外表面,i=2~15)的溫度T(
    6 在任意時刻t外表面節點(i=16)的導熱系數λ按下式計算:
任意時刻t外表面節點(i=16)的導熱系數λ 
式中 λ1——混凝土的導熱系數[W/(m·K)];
     λ2——加氣混凝土的導熱系數[W/( m·K)〕];
     T——T(16,t)、T( 15,t)即外表面和相鄰節點的平均溫度(℃ )。
    7 外表面的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外表面的溫度 
    8 在任意時刻t,內表面節點(i=l)的導熱系數λ可按式(B.0.5-5)~式(B.0.5-7)計算,但式中T為T(l,t)、T(2,t),即內表面與相鄰節點的平均溫度(0C)。
    9 內表面的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內表面的溫度 
    聯立(B.0.5-9 )、(B.0.3)、(B.0.1 ),迭代求解T1,Tg。ao一般迭代10 次即可滿足精確度要求。
 
附錄C 火災荷載密度
C.0.1 設計火災荷載密度可按下式計算:
火災荷載密度 
式中 qk——標準火災荷載密度,按第C.0.2條確定;
     rl——結構的重要性系數,按表C.0.1-1取值;
     r2——火災危險性系數,按表C.0.1- 2取值;
     r3——主動防火系數,按表C.0.1-3 取值。
表c.0.1-1結構的重要性系數rl
結構的重要性系數 
注:建筑高度指室外地面到頂層檐口高度,不計入屋頂局部凸出物如樓梯間等。
 
表C.0.1-2 火災危險性系數r2
火災危險性系數 
表C.0.1-3 主動防火系數r2
主動防火系數 
C.0.2 建筑物內的標準火災荷載密度,宜根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確定可燃物數量,按下式計算:
標準火災荷載密度 
式中 Mi——第i 種可燃物質量(kg);
     Hi——第i 種可燃物熱值,表C.0.2-1確定;
     AT——包括窗在內的房間六壁面積之和(㎡)。
表C.0.2-1 可燃材料單位質量發熱量Hi
可燃材料單位質量發熱量 
建筑物內的標準火災荷載密度也可按下式估計:
標準火災荷載密度 
式中 q0——按地板面積確定的火災荷載密度,按表C.o,2-2取值;
     Af——火災房間地板面積(m²)。
 
表C.0.2-2按地板面積確定的火災荷載密度q0 (MJ/㎡)
按地板面積確定的火災荷載密度 
注:1 各類倉庫(包括商場等建筑物的中轉庫、書庫)的火災荷載密度應按實際用油途行估計。
    2 表中只包括使用可燃物,不包括裝修可燃物和可燃建筑構件。當存在裝修可燃物和可燃建筑構件時應按實際質量以式(C.0.2-1)估算增加火災荷載。
 
 
附錄H 考慮薄膜效應時樓板的極限承受能力
H.0.1 當鋼結構中的樓板為普通現澆樓板或壓型鋼板組合樓板,且樓板的耐火極限不大于1.5h時,可考慮薄膜效應,按本附錄方法進行樓板的抗火設計。
H.0.2 考慮薄膜效應進行樓板的抗火設計時,應按下列要求將樓板劃分為板塊設計單元:
    1 板塊應為矩形,且長寬比不大于2;
    2 板塊四周應有梁支撐,且梁滿足第7章的抗火設計要求;
    3 板塊中應布置鋼筋網,對于普通現澆樓板可為受力鋼筋網,對于壓型鋼板組合樓板可為溫度鋼筋網;
    4 板塊內可有1根以上次梁,且次梁的方向一致;
    5 板塊內部區域不得有柱(柱可設在板塊邊界上);
    6 板塊內開洞尺寸不得大于300mm.
    若劃分的板塊設計單元不符合以上要求,則不得按本附錄方法進行樓板的抗火設計。
H.0.3 考慮薄膜效應后,板塊的極限承載力可按下式計算:
qr =eTqf+qb1T                     (H.0.3 )
式中eT---高溫下,考慮板的薄膜效應后板塊承載力的增大系數,按H.0.4條計算;
    qf---板塊在常溫下的極限承載力,對壓型鋼板組合樓板按肋以上混疑土板部分并考慮負筋和溫度鋼筋的作用計算;
    qb,T ---板塊中次梁在火災中的承載力。
H.0.4 eT可通過圖H.0.4-1~H.0.4-3查得。其中μ為板塊短跨方向配筋率與長跨方向配筋率的比值,a為板塊長短跨長的比值。ho為樓板的有效厚度,即板厚減去鋼筋保護層厚度。 為板塊中心在耐火極限t時的大豎向位移,按式(H.0.5-1)
放大系數與相對位移的關系 
圖H.0.4-1μ時=1.0時放大系數er與相對位移的關系
放大系數與相對位移的關系 
圖H.0.4-2 μ=0.5時放大系數er與相對位移的關系
放大系數與相對位移的關系 
圖H.0.4-3 μ=1.5時放大系數er與相對位移的關系
H.0.5 板塊中心在1.5h時的豎向位移w應按下式計算:
板塊中心在1.5h時的豎向位移w計算 
式中K——與樓板變形有關的系數取0.4;
    B——板塊短跨尺寸(m );
    a——鋼筋的溫度膨脹系數,1.4×10-5;
    λ——普通現澆樓板單位寬度負彎矩鋼筋截面面積與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壓型鋼板組合樓板負彎矩鋼筋截面面積與溫度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T——普通現澆樓板板底鋼筋在1.5h 時的升溫,按表H.0.5 確定;壓型鋼板組合樓板為溫度鋼筋在10.5h的升溫;
    t——曝火時間(min)取90min ;
    T0——室溫(℃ );
    d——溫度鋼筋中心到曝火面的距離(m) ;
    H——板厚(m )圖H.0.5);
    W2、w4——幾何參數(圖H.0.5)(m)。
壓型鋼板示意 
圖 H.0.5 壓型鋼板示意
H.0.5 普通現澆混凝土板鋼筋在1.5h時的溫度(℃)
普通現澆混凝土板鋼筋在1.5h時的溫度 
注.表中d 為板底受火面到鋼筋中心的距離,常規指常規混凝土,輕質指輕質混凝土。
H.0.6 當板塊內有次梁時,對與次梁平行的板塊邊界處的支承梁進行抗火驗算宜考慮由子次梁承載力降低而轉移到邊界梁上的荷載。
附錄I 膨脹型防火涂料檢測方法
1.0.1 可按下列方法檢測膨脹型防火涂料的隔熱性能:
    1 選取設計臨界溫度低的鋼結構構件,制成長度為構件截面高度3 倍的試件,共3 個;
    2 采用與施工現場相同的防火涂料和厚度,在試件上涂敷防火涂料;
    3 將所有試件置于試驗爐中,按標準火災升溫燃燒至設計耐火極限要求的時間;
    4 測量試件跨中截面的升溫(每個試件不少于3 個測點),取各測點升溫的平均值作為該試件的代表值;
    5 如果各試件溫度的平均值低于設計的臨界溫度,且試件的高溫度不高于設計臨界溫度的1.15 倍,則該防火涂料的隔熱性能滿足要求。
1.0.2 膨脹型防火涂料的膨脹性能,可采用下列試驗室檢測方法:
    1 儀器
    不燃性測定儀、涂料膨脹測量容器。
    2 制樣
    對現場取樣的防火涂料,按粘接強度的測試方法進行涂覆。達到試驗條件后,在已涂覆防火涂料的樣件表面刮取約10g 左右的防火涂料碎塊。
     3 試驗方法
    將刮取的防火涂料碎塊粉碎后,放入直徑?45mm的特制容器中,均勻鋪滿容器底部并壓實至2 mm刻度線處。然后放人恒溫750 ℃ 的不燃性測定儀中,試驗進行5min。停止試驗后取出容器,觀查膨脹后的涂料表面是否溢出容器上表面。如溢出,則判定膨脹性能合格;如未溢出,則判定膨脹性能不合格.注:本試驗所需的特制容器直徑45mm ,距底部2mm處有一刻度線,容器深度10mm或20mm。
1.0.3 膨脹型防火涂料膨脹性能,可采用下列現場檢測方法:
    1 儀器 
    測厚儀、噴槍、游標卡尺。
    2 試樣選取
    在現場隨機選取已涂覆防火涂料的構件3 處,進行膨脹檢測。
    3 試驗方法
    光對所選取的測點進行涂層厚度檢測,并記錄.點燃噴槍,并將火焰尖剛好與涂層表面垂直接觸,保持噴槍在該位置持續燃燒15min 。熄滅后,將游標卡尺的深度測量尾尺插人膨脹層內并觸及構件基層,使游標卡尺主尺尾部與膨脹層表面接觸,測量膨脹厚度并記錄,計算膨脹率。所有檢測點的膨脹率均應滿足相應涂料膨脹率的技術指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