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準備
1.1材料準備
主要材料:探測器、按鈕、報警器、接口模塊、火災報警控制器、報警電話、電鈴、消防主機、電纜、橋架線槽、管材、型材、膨脹螺栓等。
1.2主要機具
施工機具:對講機、電工專用工具、數字萬用表、兆歐表、接地電阻測試儀、電工常用工具等。
1.3作業條件
1.3.1已完成機房、弱電豎井的建筑施工。
1.3.2預埋管及預留孔符合設計要求。
1.3.3預埋管已穿線,連接方式符合規范要求
1.3.4設備機房施工完畢,機房環境、電源及接地安裝已完成,具備安裝條件。
1.3.5設備、管道安裝滿足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工程施工要求。
二、操作工藝
2.1工藝流程
報警設備底座安裝、接線→消防主機接線→報警設備安裝→聯合調試
2.2施工工藝
2.2.1探測器(包括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報警器)的定位和安裝
2.2.1.1火災探測器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
2.2.1.2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
2.2.1.3探測器的底座應牢固可靠。
2.2.1.4探測器的連接導線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外接導線應有0.15m的裕量,進入探測器的導線應有明顯標志。
2.2.1.5探測器確認燈在側面時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點主要入口方向,確認燈在底面時同一區域內的確認燈方向一致。
2.2.1.6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2.2.1.7在電梯井、升降機井設置探測器時,起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機房頂棚上。
2.2.1.8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2.2.1.9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2.2.1.10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2.2.1.11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廊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見圖21-14。
2.2.1.12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應依據所探測氣體的性質而定。當探測的可燃氣體比空氣重時,探測器安裝在下部,當探測的可燃氣體比空氣輕時,探測器安裝在上部。
2.2.2手動報警按鈕安裝
2.2.2.1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位置和高度應符合設汁要求,安裝牢固且不應傾斜。
2.2.2.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外接導線應留有lOOmm的裕量,且在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2.2.3區域報警器安裝
2.2.3.1區域報警控制器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端正牢固,不得傾斜。底邊距地面高度不應小于1.5m。
2.2.3.2用對線器進行線纜編號。
2.2.3.3壓線前應對導線進行絕緣搖測,合格后方可壓線。導線留有一定的裕量,分束綁扎。
2.2.3.4控制箱內的模塊應按設備制造商和設計的要求配線,布線合理,安裝牢固,并有標識。
2.2.3.5控制器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
2.2.4機房設備安裝
2.2.4.1消防控制機柜槽鋼基礎應在水泥地面固定牢固。
2.2.4.2機柜按設計要求進行排列,根據柜的固定孔距在基礎槽鋼上鉆孔,安裝時從一端開始逐臺就位,用螺栓固定,用小線找平找直后再將各螺栓緊固。
2.2.4.3消防控制機柜(臺)前操作距離,單列布置時不小于1.5m,雙列布置時不小于2m,在有人值班經常工作的一面,距墻的距離不應小于3m,柜后維修距離不應小于1m,控制柜排列長度大于4m時,控制柜(臺)兩端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通道。
2.2.5設備接地
2.2.5.1工作接地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
2.2.5.2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殼及基礎應可靠接地,接地線引入接地端子箱。
2.2.5.3消防控制室一般應根據設計要求設置專用接地箱作為工作接地。當采用獨立工作接地時,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Ω;當采用聯合接地時,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Ω。
2.2.5.4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管。
2.3系統調試
2.3.1調試前準備
2.3.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筑物內部裝修和系統施工安裝結束后進行;
2.3.1.2系統調試前應具備規范規定的文件及調試必需的其它文件;
2.3.1.3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所有參加調試的人員應當職責明確,并應按調試工作程序進行調試;
2.3.1.4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檢查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備品備件等。
2.3.1.5**現行標準、規范要求檢查系統的施工安裝質量。對施工安裝中出現的問題,應會同有關單位協商解決,并有文字記錄;
2.3.1.6按規范要求檢查系統線路,對于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應及時進行處理。
2.3.2報警設備單體調試
2.3.2.1分別對每一回路的線纜進行檢測,檢查是否存在短路、斷路等故障,并檢查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是否連接正確、可靠。
2.3.2.2對消防報警主機進行編程,并進行漢化圖形顯示。
2.3.2.3對系統每一回路中的每一個探測器應進行模擬火災響應試驗和故障報警試驗,檢驗其可靠性。
2.3.2.4對手動報警按鈕逐一進行動作測試。
2.3.2.5對樓層顯示器、警報器、警鈴等設備的功能進行測試。
2.3.2.6逐一檢查廣播系統揚聲器的音質及音量,并進行選層廣播、消防強切等測試。
2.3.2.7逐一對消防電話進行通話試驗,并對消防控制室內的外線電話進行撥通測試。
2.3.2.8對區域報警控制器的功能進行測試。
2.3.3聯動系統設備單機調試
2.3.3.1在聯動系統設備單機自調合格之前禁止打開聯動控制器的電源。
2.3.3.2對聯動系統線路進行測試,排除線路故障。
2.3.3.3檢查控制模塊接線端子的壓線是否正確、可靠。
2.3.3.4檢查控制信號電平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3.3.5對系統需聯動控制的通風、給排水、消防水、強電、弱電、電梯及防火卷簾門的設備進行現場模擬聯動試驗,確保聯動設備單機運行正常。
2.3.4系統聯合調試
2.3.4.1聯動系統設備單機調試合格后,對消防報警主機進行聯動控制邏輯編程。
2.3.4.2將聯動主機的轉換開關設為自動狀態,以防火分區為單位分層進行系統聯合調試。
2.3.4.3對探測器進行模擬火災試驗,監測主機及現場報警狀態、預設報警聯動動作及反饋信號,并在現場逐一進行核實。
2.3.4.4使用火災報警按鈕模擬火災狀態,監測主機及現場報警狀態、預設報警聯動動作及反饋信號,并在現場逐一進行核實。
2.3.4.5使用消火栓按鈕模擬火災狀態,監測主機及現場報警狀態、消火栓泵運行狀態,并在現場進行核實。
2.3.4.6噴淋系統末端進行放水模擬火災,監測主機及現場報警狀態、預設報警聯動動作及反饋信號,并在現場逐一進行核實。
2.3.4.7手動拉動防火閥使其動作,模擬火災狀態,監測主機及現場報警狀態、預設報警聯動動作及反饋信號,并在現場逐一進行核實。
2.3.4.8系統應在連續試運行120h無故障后,填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報告。
三、成品保護
3.1報警探測器應先裝上底座,戴上防塵罩,調試時再安裝探頭。
3.2端子箱和模塊箱在安裝完畢后,箱門應上鎖,并對箱體進行保護。
3.3易損壞的設備,如手動報警按鈕、揚聲器、電話及電話座面板等應*后安裝,且做好保護措施。
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4.1搖測導線絕緣電阻時,應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從導線上斷開,防止損壞設備。
4.2設備上壓接的導線,要按設計和廠家要求編號,防止接錯線。
4.3調試時應先單機后聯調,對于探測器等設備要求全數進行功能調試,不得遺漏,以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整體運行有效。
4.4設備之間、干線與端子處應壓接牢固,防止導線松動或脫落。
4.5柜(盤)、箱的接地導線截面不符合要求、壓接不牢:應按要求選用接地導線,壓接時應配好防松墊圈且壓接牢固,并做明顯接地標記,以便于檢查。
4.6導線在箱、盒內應預留適當裕量,并綁扎成束,防止箱內導線雜亂。
五、安全措施
5.1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
5.2按照作業要求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不準嘻、笑打鬧。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空施工必須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不得穿硬底鞋和帶釘易滑鞋,不得往下投擲物料,嚴禁赤腳、穿高跟鞋、拖鞋進入施工現場。
5.3特殊工種的操作人員要做到有安全操作證才能上崗工作(電、氣焊)。
5.4施工中電動機械設備應設專人使用、保管,正確使用保護和絕緣接地裝置。
5.5使用電氣設備前必須要檢查線路、插關、插座、漏電保護裝置是否完好。
5.6所有移動電具都在漏電開關保護之中,電線無破損、插頭、插座無完整,嚴禁不用插頭而用電線直接插入座內。